首页

美女玉足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5 01:06:34 作者:全国首个“青年航海联盟”在上海成立 浏览量:45448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童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少年儿童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少年儿童为抓手,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者、实践者逐步成长为传播者、推动者,可以有效带动家长与同辈、联动学校和社区等。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不妨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开展。创造轻松的氛围,构建贴近真实生活的学习场景,才能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更好体认和尊重生命万物。比如,有的学校探索体验式环境教育,通过开设博物系列课、四季美学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素养。在孩子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厚植绿色理念,推动他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城管局、教育局等联合发起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建设蒲公英校园1600多所,促进垃圾分类在校园生根发芽,并通过“结对子”方式将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广至四川省多个地市。目前,这一试点探索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经验。实践证明,多方携手、汇聚众力,能让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更有持续性。

  推进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要更加重视乡村地区,更好发挥乡村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乡村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向乡村少年儿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小手拉大手”,既有助于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能促使农村地区更加重视绿色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凝聚智慧、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王晓莉(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和巴西加强可持续农业合作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深入南宁市蟠龙社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等考察调研。(完)

朝鲜外务相抵达莫斯科 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

联播+|“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爱国”,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国庆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对于爱国主义丰富内涵的深刻阐释,领略近年来华夏大地上的万千气象,感受爱国主义凝聚起的磅礴伟力。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郑志刚在提案中建议,在香港设立“中华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交易所”。他对记者表示,香港具有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优势,香港的文化艺术生态早已形成,但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仍是重要课题。

AI科普微短剧 |《GO“兔”月球》 “空天兔”和鹊桥二号的奔月之路顺利吗?

2月2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在黄金“愈贵愈买”的浪潮下,龙年春节和情人节的叠加效应又再度为淘金热添了一把火。

(聚焦博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

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由青岛电影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日联合发布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国产片在票房上全面超越进口片,占据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